冬钓鲫鱼在选择出门时机时,比较注重稳定,气温稳定,水温才稳定,水温持续稳定几天后,鲫鱼才逐渐适应了水温变化,这时候才是开口的。
最好选择持续的晴天或是持续的阴天,因为只有天气稳定,气温才会更加稳定,鱼情才是更好的。相对于晴天来说,阴天的昼夜温差更小,而且风力更小,鱼比较容易开口些。
冬钓选择钓场,除注意水面的大小之外还要注意鱼的密度,大水面的水库或湖泊鱼较集中的区域,是我们冬钓的首选。一进入冬季,那些小水面中的鱼就会随水温的下降慢慢进入冬眠或半冬眠状态;而那些大水面中的鱼,由于水底地形复杂且水底温度较高,则依旧比较活跃。因此,冬钓选择钓场,最明智的做法是弃坑河等小水面,奔水库湖泊等大水面。
钓深,气温逐渐下降,浅水温度变低后,鱼群就会逐渐在深水扎堆,活动的范围会变小,进食的量和频率也都会有所下降,此时选择钓点, 以水深2~3米处为佳。向阳避风的方位永远是冬钓选择钓点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去寻找较深的钓点。
钓草,水草作为水中的障碍物,是鱼类栖息躲藏的天然屏障,对水岸上的惊扰能起遮掩作用,冬天水草下面比明水区温暖,鱼喜欢在这里取暖、觅食。
浓香、鲜活的饵料在冬季垂钓有很好的效果,因为冬季的水温低,饵料散气味的速度比较慢,而且散发的范围也有限,因此诱鱼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对于鱼饵的选择一定要优先选浓腥型的荤饵,这样才能起到诱鱼的效果,成功吸引了鱼儿的注意,才能有上钩的可能。
冬季寒冷难耐,鱼早已离开近岸,潜入深水。鱼竿最好选择长一点的,5.4~6.3米长竿比较合适。鱼线宜细,鱼钩宜小,坠宜小,漂宜细,以提高灵敏度。如果垂钓水域的水面比较窄,或者水域之中有数量非常多的水草,此时就不宜选择太长的鱼竿,可以使用稍微短一些的,比如4.5米的鱼竿。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
冬季水温低,鱼游动觅食的速度慢,以多窝守钓为上乘。用酒米提前一夜打两三个窝,但是打窝量不要太多。打好窝以后,第二天就在这几个窝钓,用双钩,上钩拉饵,下钩红虫的方法,进行轮流作钓,当一个窝没有口就迅速补窝然后换窝垂钓。
冬天,鱼摄食嘴张得小,动作极其轻微,因此要集中精力观察漂,稍有颤动应立即提竿。鱼吃上钩之后,漂慢慢上冒,一提竿十之八九能中鱼。也有漂慢慢下沉或抖动几下的情况,也是提竿好时机。
爆护的秘密没有那么难
无非就是读懂冬季鱼的习性而已
冬钓乐趣无穷,也颇有挑战性
每次出钓时都是费尽心思,钓到鱼后也是兴奋无比
也许这就是冬钓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