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中鱼泡四起,明明有鱼,可浮漂一动不动,鱼就是不咬钩吃饵,相信不少钓友都遇到过这种情况。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鱼儿进窝不开口的原因和应对措施,希望可以帮助钓友们打破僵局! 窝料太多 窝料打多了,很有可能就会出现鱼进窝了光吃窝料不咬钩的情况。 窝料不要一次性打太多,要少打多补。现在三伏天,窝料过多留在水底还有可能造成窝料发酵,氧气被大量消耗,窝中严重缺氧,鱼儿大多在窝边穿梭,不爱进窝,即使偶尔进窝,也不咬钩。 应对这种情况,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及时更换窝点,重新轻量打窝聚鱼。 饵料雾化太快 饵料雾化太快,鱼诱过多,窝子过大,水下鱼儿游动的水流更能加速饵料的脱落,这时水中能见度过差,鱼儿只闻得到气味,却吃不到饵料。 这种情况首先要果断地换饵,控制好雾化和脱落,让鱼儿进窝后能看到鱼饵,这样,饵料只要对味就没有鱼不吃的道理。 抛竿不准 抛竿不准,东抛一竿,西抛一竿就会导致窝料不集中。鱼在吃窝料的时候,就会很分散,很容易出现有鱼泡但不咬钩的情况。 这就要求钓友们在作钓时,抛竿要注意抛到窝子里,不可以太分散。 水底淤泥过厚 如果水底淤泥过厚,钩饵沉底后立即会陷入淤泥,鱼看不到饵,就更别说吃饵了。 如果是这种情况,就要将钩饵升高,改用载铅量大的,能承得住饵的漂;或者减少铅皮,让钩饵上浮;或者改用较轻比重的饵料,总之,要把饵团落在淤泥之上。 鱼层发生了变化 垂钓中经常见到的情况就是鱼层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由温度、气压等多种原因引起,也就是窝点方向是有鱼的,但是鱼儿却不在你所作钓的水层,自然无鱼吃饵。 面对这种情况,钓友们一定要及时调整钓深,主动寻找鱼层,打穿层,钓飞铅都是很好的应对策略。 装备选择错误 子线过粗、过硬,不利于鱼吃饵,特别是对那些被钓过多次,刁滑的鱼儿;钩子过大,鱼口小进不去;钩条过粗,小鱼根本吸不动;坠子重了,钓组过钝或陷入淤泥。 钓友们作钓之前应先了解鱼情,选择适当的装备,这些都可以有效避免。 鱼儿受惊 鱼受惊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声响振动、跑鱼惊窝或者多次被钓等等都会造成鱼儿的受惊,不敢吃饵。 如果是这些原因,钓友们在作钓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扬竿时机,尽量减少空竿的几率,中鱼后及时拉出窝点,避免惊窝。 好了钓友们,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鱼儿进窝不开口的原因和应对措施。外出作钓时,遇到光有鱼泡鱼不咬钩的情况,记得规避以上几点,相信会有不错的渔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