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将近,此时气温有所下降,随着水域附近各种植物和农作物的成熟,水中的食物也变得充裕,鱼儿在水中会非常活跃且摄食积极,上鱼率也相应变高,这时钓法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本期内容,小编给大家分享几个处暑以后的野钓技巧,以供钓友们参考~



出钓时间


夏季的黄金垂钓时间一般都是晚上,但是到了秋季,特别是十月中旬之前的这段时间,适宜的垂钓时间大概在早晨的6点到10点,下午的3点到6点,这段时间的水温非常适宜鱼类活动,而中午水温高的时候藏在深水区或者阴凉处的鱼儿都会在此时来到近岸处觅食,此时下竿作钓,上鱼率很高。



另外就是在阵雨过后,也是垂钓的好时机,因为此时水温会下降不少,而且水中的溶氧量提升,鱼类也会格外活跃,上鱼率同样非常不错。


钓点选择


过了处暑以后,天气不再是单一的炎热为主,而是气温变化较多,对鱼儿的影响也非常大,所以需要通过天气的变化来决定如何去选择钓点。



在选择钓位的时候要遵循鱼类趋温性、趋氧性和趋食性的特点,比如中午水温较高的时候选择深水或者是有阴凉的水域,垂钓水深约在2-3米;如果早晚作钓时则可以选择浅水,大概水深在1-1.5米左右。在一些特殊的刮风下雨天,如果风力不大的话,可以选择下风口的位置作钓,如果风力特别大,则可以选择上风口作钓。



装备选择


在刚过处暑的时候,可以继续沿用夏季的钓竿使用策略,一般中午用长竿,早晚则用短竿作钓


但是等到气温再下降一些的时候,钓点就会由浅变深,由近变远,使用的钓竿都是以长竿为主,一般来讲都会在5.4米以上。



饵料搭配


处暑以后这段时间的天气特点是气温逐渐变低,所以饵料用法也会逐渐改变,一般来讲在刚过处暑的这段时间,窝料以发酵的混合窝料为主,钓饵仍然是素饵为主,比如玉米粒、麦粒、麦麸、豆面等本味的饵料都是可以的。



但是当气温逐渐降低的时候,饵料中应该逐渐地增加荤饵的成分,让饵料中的蛋白质营养成分逐渐增加,以适应鱼类在低温时对营养物质摄入的需求。





处暑以后,大鱼鱼情开始变好。钓友们可以注意以上几点,并且应用到自己的实际作钓中,连竿爆护不是梦~